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赵为民教授认为,慢性疾病迁延日久亦多瘀毒,即病久瘀血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内生毒邪,或邪极生毒,或虚极生毒.基于对"瘀""毒"的认识,推测"瘀毒"是血脂异常的病理现象,亦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发生的共性病因病机,甚至为慢性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从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可以看出,"瘀毒"与慢性痍病关联,尤其与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关系密切.临床对于疑难杂症、危重症均从瘀毒论治,且无不效验.从"瘀毒"理论探讨其对慢性疾病转归的影响,可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学的异病同治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从治未病角度可建立药物作用慢病的效应机制,抓住慢病治疗的时间节点,群体化服务慢病人群,对治未病理论进行补充.
推荐文章
“湿浊瘀毒”学说干预血脂异常的治未病理论基础
治未病
血脂异常
膏脂
“湿浊瘀毒”学说
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性别分析及其与慢性疾病的关系
血脂异常
性别因素
慢性病
患病率
血脂异常与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关系
肾炎
肾功能衰竭,慢性
LDL受体相关蛋白质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瘀毒"与血脂异常相关病症的关系探讨慢性疾病转归:治未病理论的提出与思考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学科
关键词 瘀毒 血脂异常 慢性疾病 治未病 瘀毒理论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国家项目点击|Target on National Project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9.8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193/j.issn.1673-7717.2021.07.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9)
共引文献  (233)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瘀毒
血脂异常
慢性疾病
治未病
瘀毒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
月刊
1673-7717
21-1546/R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1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9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55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