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儒家中和思想是最高境界的道德标准、超越时空的美学标准,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执两用中,执中致和,由"中"而"和",由"和"而"生",涵盖了历时的线性的"和实生物"与共时的网状的和谐共生.在万物化育生成、人生事业发展、社会秩序维系、人类未来生存等方面都有着超时空存在的永恒价值,同样也影响到中医的生命观、疾病观、诊疗观和养生观."生生不息"是生命发展的无限与永恒,而"中和"是"生生不息"的基础与动能.中和思想在中医病因学中的反映表现为"失中为病""失和为病".中医防治疾病在于调和阴阳,所谓"调其不调""和其不和",即是儒家中和思想在中医中的应用.养生的根本在"和",不论是与心和、与人和,还是与天和,都是中和思想的具体化.
推荐文章
致中和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体现之探讨
致中和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
思维方式
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与中医养生观
传统文化
“中和”思想
中医养生
也炎中医思想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中医理论
文化
整体观念
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
脏腑经络
藏象及辨证
中医哲学思想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中医理论
哲学思想
护理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和思想的内涵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中和 儒家 中医 阴阳 中医生命观 中医疾病观 中医诊疗观 中医养生观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本刊特稿|Special Manuscript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9-18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1.09.37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和
儒家
中医
阴阳
中医生命观
中医疾病观
中医诊疗观
中医养生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