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致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该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医基础理论,生理上强调机体自我平衡,病理上则突出失和的状态,治疗上讲究恢复失衡.教师正确理解致中和思想的理论内涵,明确其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不仅有利于培养新生的中医思维方式,也为之后的中医相关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文章
《中医基础理论》CAI课件的制作及实践
基础理论
教学改革
目标
媒体
《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程的研制
网络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
个体化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病案导入双主教学"模式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方法
病案教学
个体化学习
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
美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致中和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体现之探讨
来源期刊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致中和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 思维方式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质量与改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
字数 40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56/j.issn.1673-9043.2018.05.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丽萍 46 340 10.0 16.0
2 孟静岩 172 696 15.0 18.0
3 袁卫玲 63 173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致中和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
思维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9043
12-1391/R
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8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8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