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佳能Genesis640层CT可变螺距技术在使用心电门控的主动脉血管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临床上行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组1(n=31):采用可变螺距技术进行扫描,根据部位需要进行三段螺距以及心电门控状态切换.第一段:胸廓开口-气管分叉,螺距HP 91,心电门控关闭;第二段:气管分叉-心底,根据心率选择自动最佳螺距,心电门控开启;第三段:心底-耻骨联合上缘,螺距HP 91,心电门控关闭;组2(n=31)采用常规螺旋扫描,根据心率自动选择最佳螺距,心电门控全程开启.两组患者按照体质量静脉注射对比剂,均采用浓度为370 mgI/L的对比剂,组1对比剂按照体质量0.8 mL/kg注射,注射速度为4 mL/s,后续注射生理盐水40 mL,注射速度4 mL/s.组2对比剂注射速度4 mL/s,按照体质量1 mL/kg注射,后续注射生理盐水40 mL,注射速度4 mL/s.两组患者扫描均采用自动团注跟踪触发技术,选取气管分叉层面的降主动脉部放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ROI内平均CT值达到180 HU时自动触发扫描.计算并对两组患者主动脉扫描的辐射剂量(Radiation Dose,DLP)、有效剂量(E▲ective Dose,ED)、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进行客观评价,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组1扫描ED(10.09±4.48)mSv,较组2的(17.34±7.45)mSv降低了42%(t=-4.638,P<0.001).两组患者在主动脉各部位(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腹主动脉起始部及腹主动脉分叉部位)以及肾动脉的强化值、噪声、SNR、CNR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图像主观评价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带心电门控技术的主动脉CTA扫描中,可变螺距技术的应用较常规扫描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