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牯藏节是生活在黔东南苗族、侗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过牯藏节的人以苗族为多,侗族较少.牯藏节的举办有极为复杂且严格的流程,参与人数众多,节俗内容多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以育洞村侗族牯藏节为例,基于对节日组织、节日流程等民族志的深描,考察侗族牯藏节的旅游与社会关系实践.同时,政府需要在文化自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节日建构带来了传统文化的繁荣,但是繁荣背后隐藏着文化持有者权力的削弱,传统文化被不断解构、建构、重构,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不断变迁.要借助实践理性的分析,重新审视民族节日建构的现象及其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推荐文章
基于时空数据的社会关系发现
用户关系
事件模型
社交网络
关系权重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社会关系演化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特色小镇
社会关系
网络信息传播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及重构
网络传播
社会关系
重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节为媒:旅游与社会关系的节日化再生产 ——黔东南育洞村牯藏节的田野考察
来源期刊 漫旅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牯藏节 黔东南侗族 旅游 社会关系 节日化
年,卷(期) 2021,(34) 所属期刊栏目 基金课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F59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牯藏节
黔东南侗族
旅游
社会关系
节日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漫旅
旬刊
2095-8064
31-2095/F
上海市柳州路218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