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DC-SIGN)表达与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的40例接受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采集手术切除肝癌组织样本、癌旁肝组织样本各40份。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样本中DC-SIGN蛋白表达以及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样本DC-SIGN mRNA表达;分析肝癌组织样本中DC-SIGN、DC-SIGN mRNA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肝癌组织样本DC-SIGN蛋白的吸光度值(10.36±1.41)×10 -3/μm 2、DC-SIGN mRNA表达水平(1.65±0.31)高于癌旁组织样本吸光度值(0.63±0.15)×10 -3/μm 2、DC-SIGN mRNA表达水平(1.00±0.02, t=48.522、14.796,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组织样本中DC-SIGN蛋白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包膜存在、血清甲胎蛋白(AFP)指标水平明显相关( t=37.148、17.029、13.894, P值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静脉侵犯、肿瘤分化、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 t=0.672、0.603、0.714、0.279、0.530, P值均>0.05);肝癌组织样本中DC-SIGN mRNA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包膜存在、AFP指标水平明显相关( t=5.726、7.483、2.643, P值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静脉侵犯、肿瘤分化、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 t=0.522、0.352、0.443、1.772、1.187, P值均>0.05)。 结论:DC-SIGN参与原发性肝癌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
推荐文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
黏附分子
维甲酸
化疗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的非整合素在原发性肝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原发性肝癌 诊断 基因治疗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4-11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421213-20200523-0116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树突状细胞
原发性肝癌
诊断
基因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月刊
1001-9030
42-1213/R
大16开
武汉市东湖路165号
38-8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6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9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