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紫不紫,大茄子
爱拿茄子说事儿,应该算是老北京人的一种语言习惯.《恐龙特急》上映以前不到50年,北京人还保留着中秋节祭月的习俗.每年阴历八月十五夜里,家中大人在院儿里挂上月光码儿,排摆香案,上供磕头.小孩总要凑个热闹,站在旁边,拍着两只手,连唱带跳……
"紫不紫,大海茄"放在老北京的这首拜月儿歌开头,实际的作用,就是个"兴句",相当于《诗经·关雎》开头的那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本身没什么太多的意思,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用老北京人的话说,茄子放在这个地方,纯粹就是个话引子.侯宝林的经典段子《讲四书》把这句话引子化用到相声里,变了4句顺口溜,说是"君不君,程咬金;沉不沉,大火轮;富不富,冥衣铺;紫不紫,大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