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胆碱对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IR)大鼠血管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胆碱治疗组各12只.IR组建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IR模型,胆碱治疗组根据体质量舌下静脉注射胆碱10 mg/kg后建立IR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各组分离肠系膜上动脉,HE染色后观察血管组织病理改变.收集各组腹主动脉血,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肠系膜上动脉组织PKR样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PERK(p-PERK)、免疫球结合蛋白(Bip)、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形态完整,血管内皮细胞未见异常;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存在空泡变性、炎性浸润,血管内皮细胞脱落;与IR组比较,胆碱治疗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形态较完整,内皮细胞恢复正常,其病理改变介于假手术组和IR组之间.假手术组、IR组和胆碱治疗组血清LDH水平分别为(430.96±36.45)、(713.47±87.98)、(449.38±50.39)U/L,IR组血清LDH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胆碱治疗组(P均<0.05),假手术组和胆碱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p-PERK/PERK、Bip表达均高于胆碱治疗组、假手术组,p-AMPK/AMPK低于胆碱治疗组、假手术组(P均<0.05),胆碱治疗组、假手术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PERK、AMPK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胆碱能减轻大鼠肠系膜上动脉IR导致的血管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Bip信号通路、活化AMPK有关.
推荐文章
花青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花青素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氧化应激
JAK2/STAT3/P53信号通路
热敏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的影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穴位贴敷法
大鼠,Sprague-Dawley
热敏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胆碱对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肠系膜上动脉 胆碱 血管损伤 PERK/Bip信号通路 AMPK 大鼠
年,卷(期) 2021,(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21.23.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再灌注
肠系膜上动脉
胆碱
血管损伤
PERK/Bip信号通路
AMPK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