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干预效果和对患儿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138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每组69例.常规干预组进行常规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日常行为表现报告率、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评定量表(CARS量表)评分、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量表(ABC量表)评分、发展及行为量表(PEP量表)评分、Gesell发育量表评分、不良情绪评分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日常行为表现报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常规干预组患儿CARS、ABC及PEP评分分别为(42.58±14.18)分、(72.59±23.86)分及(39.52±13.16)分,心理干预组患儿CARS、ABC及PEP评分分别为(34.27±11.41)分、(53.27±17.41)分及(46.83±15.53)分,两组患儿CARS、ABC及PEP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93,5.433,2.983,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常规干预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23.17±7.24)分和(13.47±4.21)分,心理干预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17.32±5.67)分和(8.46±2.34)分,两组患儿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4,8.640,均P<0.05).心理干预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20%,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的8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434,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强其社交、语言及行为等能力,提升患儿言语、运动等评分,减少不良情绪发生率,效果显著.
推荐文章
心理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家庭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的影响
心理治疗过程
孤独性障碍
生活质量
家庭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孤独症谱系障碍
治疗依从性
社会支持
焦虑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早期康复现状 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孤独症谱系障碍
早期康复
早期筛查
早期诊断
影响因素
护理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理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干预效果及对患儿不良情绪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学科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孤独症谱系障碍 不良情绪
年,卷(期) 2021,(19)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94-43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1.19.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1)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理干预
孤独症谱系障碍
不良情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保健
半月刊
1001-4411
22-1127/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25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2645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