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估病毒性肺炎患者从确诊到恢复期间胸部薄层CT影像的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2月11日35例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且治疗后最终转阴的病毒性肺炎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每例患者从肺炎确诊至恢复期间复查4~10次CT.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每名患者从确诊到恢复期间影像资料进行纵向对比分析,观察肺内病灶影像特征、分布特点、分布范围、病灶密度及相关影像演变特征,并根据肺叶受累范围确定CT视觉评分,分析CT视觉评分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 在35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首次CT扫描中,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影51.4%(18/35)比实变影或混合磨玻璃实变影更常见,且多表现为双肺受累65.7%(23/35)、胸膜下受累80.0%(28/35)和多灶受累68.5%(24/35).35例患者平均间隔4 d共4~10次CT扫描显示三种类型的CT演变特征:Ⅰ型初始CT评分较低,随访CT评分逐渐进展达到最高峰,而后评分缓慢下降至恢复,全程伴随病灶密度改变(20/35,57.1%);Ⅱ型病灶范围基本不变伴密度改变,CT评分变化不明显(11/35,31.4%);Ⅲ型患者在初始CT上表现出较高的CT评分,随访CT评分缓慢下降(4/35,11.4%).结论 病毒性肺炎患者CT图像上病灶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对CT图像视觉评分进行分类,并结合CT图像视觉评分及病灶密度的变化有助于了解病情的进展及恢复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病毒性肺炎的病理机制与影像表现
病毒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病理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医防治儿童病毒性肺炎的探讨
儿童病毒性肺炎
肺炎喘嗽
分期论治
流感病毒性肺炎22例CT影像分析
病毒性肺炎
成人
CT
病毒性肺炎影像诊断学分析
病毒性肺炎
影像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病毒性肺炎薄层CT影像演变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胸部 CT 磨玻璃密度 分型 动态演变
年,卷(期) 2021,(24) 所属期刊栏目 医疗服务标准前研究|Pre-research for Medical Service Standard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21.24.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毒性肺炎
胸部
CT
磨玻璃密度
分型
动态演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11-5908/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30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618
总下载数(次)
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