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高危儿随访中实施早期评估和早期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共500例,全部开展20项神经运动检查,当儿童月龄3个月以后,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以下文章简称"儿心量表")在规定时间内对其发育商(D Q)进行测试,随访至>12月龄以随访评估结果以及临床诊断对儿童神经发育结局进行明确,其中针对结果异常者开展早期干预.利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临床效果,对两种评估结果早期神经运动发育异常有关影响因素以及评估结果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儿童经筛查显示,82例(16.40%)疑似脑损伤,其中6例(1.20%)感觉异常发育;69例(13.80%)上肢或者是下肢肌张力异常;48例(9.60%)出现主动肌张力异常;23例(4.60%)存在原始反射部分引出不明显或者是缺乏;27例(5.40%)存在姿势异常.与干预前高危儿DQ(63.12±20.28)相比较,干预后高危儿DQ(75.06±19.92)显著偏高,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心量表和20项神经运动检查显著相关(P<0.05);通过早期干预后,82例神经运动功恢复正常患儿、好转患儿以及无效患儿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8.29%(56/82)、18.29%(15/82)和13.41%(11/82),6例拟诊属于脑瘫患儿,其中1例颅内出血,1例单纯低出生体重儿,1例低出生体重儿合并重症肺炎,3例窒息伴缺氧缺血性脑病.结论 针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儿心量表以及20项神经运动检查,有利于早期预测神经学发育结局情况,予以早期干预指导工作.
推荐文章
高危儿0~3岁早期干预模式的研究及效果评估
高危儿
早期筛查
智能干预
效果评估
Rood技术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高危儿
早期干预
Rood技术
运动功能
疗效
应用
效果
高危新生儿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观察
高危新生儿
康复护理
早期干预
随访
高危儿早期干预策略的临床研究
高危儿
早期干预
PDMS-2
Gesell发育量表
干预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评估及干预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期刊 智慧健康 学科
关键词 高危儿 随访 早期评估 早期干预
年,卷(期) 2021,(35) 所属期刊栏目 健康科学·临床医学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335/j.cnki.2096-1219.2021.35.0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危儿
随访
早期评估
早期干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智慧健康
旬刊
2096-1219
10-1365/TN
16开
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
82-622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83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