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核磁共振(MRI)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转移患者的检出效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明确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转移患者,分别采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核磁共振影像技术诊断,观察和分析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结果:CT扫描影像学特征:非叶间胸膜转移以大结节(长径>5?mm)为主,结节形态多呈类圆形,肺-结节界面清晰;胸膜呈带状或(和)不均匀增厚.磁共振成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转移的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CT诊断的73.33%(P<0.05).在恶性胸膜疾病中,间皮瘤与转移瘤在ASI与CNR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SIR方面,前者的相关数据显著大于后者(P<0.05).该疾病在核磁共振检查下的主要影像学特征是:在肋膈胸膜出现结节样、肿块样变化,或者发生于纵隔胸膜;同时也会表现出增厚现象,该现象往往以不规则或者环状呈现出来.结论:核磁共振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转移影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做出明确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核磁共振是一种安全、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同时在鉴别胸部其他病种病变情况中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对比在HIE中的诊断价值
足月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核磁共振
信号强度
脑转移瘤的磁共振诊断
颅内肿瘤
转移
磁共振成像
Gd-DTPA
血清NTx和BSP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癌,非小细胞肺
骨转移癌
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
骨唾液酸蛋白
磁共振成像对胸膜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Meta分析
磁共振成像
胸膜疾病
诊断,鉴别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磁共振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转移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期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核磁共振 CT 非小细胞肺癌 胸膜转移 效果
年,卷(期) 2021,(18)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影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3807.2021.18.08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
CT
非小细胞肺癌
胸膜转移
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2096-3807
13-1424/R
大16开
河北省保定市乐凯南大街6号
18-155
201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85
总下载数(次)
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