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蒲卢,又写作蒲芦,最早见于《礼记·中庸》,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以"蒲卢"喻政.汉唐以前的经学家多将孔子所谓之"蒲卢"释为"蜾蠃"(或"果臝");至宋时沈括提出质疑,认为"蒲芦"即"蒲苇";明朝权臣高拱则指出"蒲卢"当为"胡芦(葫芦)",今人学者也多赞同"胡芦说".除了上述三种常见于经学的传统意义,"蒲卢"在传统文献中还多被用来称呼其他名物.事实上,无论"蒲卢"作何解释,"蒲卢"一词经孔子的化喻及后世学者的阐释,已不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指物名词,而是逐渐具有了"善政"的象征意义.
推荐文章
板栗蒲高温香菇栽培试验
香菇
板栗蒲
替代
油茶果脱蒲清选技术进展
油茶果
脱蒲
清选
技术进展
油茶蒲秋季栽培香菇的试验研究
香菇
油茶蒲
替代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蒲卢"考
来源期刊 散文百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蒲卢 蜾蠃 蒲苇 胡芦 善政
年,卷(期) 2021,(19)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0
页数 2页 分类号 B22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蒲卢
蜾蠃
蒲苇
胡芦
善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散文百家
旬刊
1003-6652
13-1014/I
河北省邢台市顺德路13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9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