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沉积学报       
摘要:
第四纪以来,受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影响,海岸带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的海陆相互作用和海侵—海退等地质事件,包含了丰富的沉积环境演化和海平面变化等信息。选用珠江三角洲西缘台山地区的30个地质钻孔,通过14C、光释光、地球化学特征、底栖有孔虫、磁化率数据,建立了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框架,重建了最大海侵古岸线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沉积单元(石排组、西南镇组、三角组、横栏组),经历了晚更新世中晚期的河流—海相交替沉积环境、末次冰期的海退暴露环境以及全新世滨海、浅海沉积环境。MIS3和MIS1的高海面时期发生了2次主要的海侵事件。2)依据钻孔圈定的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最大海侵界线最远向陆延伸分别为15.4km和16.3km,两条最大海侵线距离接近,走势相同。这与当时实际海平面高度之间的显著差异不符,可能是由于构造抬升作用导致晚更新世海侵时古地势较低。两期海侵沉积物的高程和年代资料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整体处于构造抬升状态,抬升速率为+0.51mm/a,而全新世以来整体处于沉降状态,沉降速率为−0.61mm/a,重建的MIS3和MIS1时期最大海侵古岸线分别与研究区当前2.8m和3m等高线相符。此外,中国沿海不同地区由于新构造背景不同,晚第四纪海侵发生次数和最大范围在空间上整体具有“北强南弱”的特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之间海侵强度差异并未完全遵循“早弱晚强”的特征,主要原因是除不同构造单元存在着构造差异外,海平面高度和沉积物供给变化同样对海侵强度有着一定的影响。
推荐文章
珠江三角洲中山横栏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特征
晚第四纪
沉积特征
海侵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东部晚第四纪微体动物群的古环境意义
珠江三角洲
有孔虫
介形类
晚第四纪
古环境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环境演化的沉积响应
珠江三角洲
晚第四纪
沉积特征
粒度
有机碳同位素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的OSL和14C年龄探讨
珠江三角洲
晚第四纪
海侵旋回
地层年代
OS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珠江三角洲西缘晚第四纪沉积演化和最大海侵古岸线的重建
来源期刊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珠三角西缘 晚第四纪 沉积演化 最大海侵古岸线 新构造运动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沉积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35
页数 16页 分类号 P5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珠三角西缘
晚第四纪
沉积演化
最大海侵古岸线
新构造运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8号
198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118
总下载数(次)
5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