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农业考古       
摘要:
在中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历史时期曾普遍使用了一种极小型的稻作收割工具——禾剪。其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广泛存在于中国大江南北的有孔系绳石刀或岭南等地的蚌刀,后逐渐衍化为《王祯农书》中所记载的“粟鉴”,以及清代以来史籍中描述的形制各异的禾剪(摘禾刀)。该农具主要用于收割糯稻,迄今仍存续于某些少数民族社会。禾剪的历史际遇与传统糯稻种植的兴衰相辅相成。从其使用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种农具的演变历程,也能看到与之密切相关的农作物种植历史的变迁、民族社会发展样态,乃至禾剪本身所蕴藏的社会文化内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穿越时空的收割工具——禾剪
来源期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禾剪 南方少数民族 糯稻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工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29
页数 8页 分类号 K87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禾剪
南方少数民族
糯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考古
双月刊
1006-2335
36-1069/K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1981-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303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