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农业考古       
摘要:
基础制度是国家制度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救荒口粮标准不仅关乎饥荒时期民众的受惠程度,还直接影响国家筹拨救荒钱粮的规模和救济的实际效果。清代以前,传统中国的荒政制度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没有形成明确、精准、长效的救荒口粮标准,饥荒应对的过程中关于救荒物资的估算、调拨和发放都处于粗放模式。雍正、乾隆之际确立了“大口日给米5合、小口减半”的救荒口粮标准,为清王朝准确评估不同灾区的救荒规模和制定钱粮调拨计划创造了条件,也为救荒物资的散放提供了明确的制度依据和操作规则,从而大大提高了灾荒救济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在推动清代国家走上“精准救荒”道路和登上荒政事业高峰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浅析中国古代石雕艺术
古代石雕
石雕艺术
西方雕塑
中国古代“燕居服”文化研究
古代服饰
燕居服
家居服
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货币设计原理
古代货币
设计原理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论中国古代的菌文化
菌文化
祥瑞
凶兆
主观解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古代救荒口粮标准考论
来源期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饥民 救荒口粮标准
年,卷(期) 2022,(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灾害与救荒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53
页数 6页 分类号 X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古代
饥民
救荒口粮标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考古
双月刊
1006-2335
36-1069/K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1981-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30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