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临床肝胆病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土鳖虫调控黏结合蛋白聚糖3(SDC3)对胆碱缺乏(CDA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胆碱充足(CSAA)组、CDAA组和胆碱缺乏加土鳖虫(CDAA+T)组。造模第12周开始,CDAA+T组小鼠给予0.108g/kg土鳖虫(相当于成人用量10倍量)灌胃,CSAA、CDAA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8周末取血清和肝组织,检测小鼠肝功能、TC和TG,观测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α1)、SDC3 mRNA表达;检测SDC3在人和小鼠原代肝细胞、肝星状细胞(HSC)、内皮细胞和Kupffer细胞中的表达,应用Si-RNA沉默SDC3,检测SDC3在HSC活化中的作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DC3蛋白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或LSD-t检验。结果 与CSAA组相比,CDAA组肝功能(ALT、AST)、血清和肝脏TC、TG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1),CDAA+T组小鼠血清ALT、AST、TC、TG水平较CDAA组均显著下降(P值均<0.05)。HE染色显示CDAA组脂肪变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增多,CDAA+T组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天狼星红染色显示CDAA组胶原增生显著增加,CDAA+T组胶原增生则减少;油红染色中CDAA组脂肪沉积明显,而CDAA+T组脂肪沉积减少。与CDAA组相比,CDAA+T组肝组织TGFβ、SDC3、α-SMA、COL1α1的mRNA表达和SDC3、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DC3在CSAA组中表达非常低,CDAA组中SDC3表达显著升高,主要在间质细胞,土鳖虫干预后表达显著降低(P值均<0.05)。PCR结果显示:人和小鼠肝脏各类型细胞中SDC3在HSC细胞表达最高(P值均<0.001)。体外培养LX2细胞,土鳖虫处理能显著降低TGFβ诱导的α-SMA、Col1α1上调,基因沉默SDC3后,土鳖虫不能抑制α-SMA、Col1α1升高(P值均<0.05)。结论 土鳖虫显著改善CDA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HSC中SDC3表达实现的。
推荐文章
脂肪细胞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脂肪细胞因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硬化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清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清脂汤
肝功能生化指示
血脂指标
症状
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慈菇消脂丸
环氧合酶-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新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小鼠模型
肝脏
Dicer1
基因敲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鳖虫调控黏结合蛋白聚糖3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土鳖虫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多配体蛋白聚糖3
年,卷(期) 2022,(7) 所属期刊栏目 脂肪性肝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3-1520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2.07.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鳖虫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多配体蛋白聚糖3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肝胆病杂志
月刊
1001-5256
22-1108/R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东民主大街519号
1985-03-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