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分析方法,研究电针刺激双侧子宫穴(EX-CA1)引发的大脑活动及其功能连接情况,探究针刺子宫穴治疗妇科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电针刺激22名健康女性受试者的双侧子宫穴,对受试者脑部rs-MRI数据做标准化预处理;采用度中心性、低频波动振幅和局部一致性方法,分析被试针刺前后的局部自发性脑活动;采用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研究针刺前后静息态脑网络的连接情况.结果 局部自发性脑活动分析发现,与针刺前相比,针刺后受试者楔前叶、眶额皮层、舌回、杏仁核以及中央后回的神经活动强度降低(体素P<?0.001,团簇P<?0.05);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听觉网络和右侧额顶网络功能连接减弱(体素P<?0.001,团簇P<?0.05),视觉网络功能连接增强(体素P<?0.001,团簇P<?0.05),并且在听觉网络和视觉网络中发现下丘脑-垂体系统被协同激活.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子宫穴前后,部分脑区的神经活动及功能连接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下丘脑-垂体系统的不同脑区也出现了不同的活跃状态.据此推测可知针刺子宫穴的作用机制与大脑调节生殖激素水平、情绪变化及躯体感觉有关.研究设计的脑影像分析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阐明针刺子宫穴治疗妇科疾病的神经作用机制,并为针刺其他穴位的机制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分析方法.
推荐文章
基于ICA和图论方法的脑电β波静息态功能连接
脑电图
β波
独立成分分析
功能连接
正常脑老化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功能连接的研究进展
脑老化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子宫穴的静息态自发脑活动及功能连接分析
来源期刊 数字中医药(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子宫穴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自发性脑活动分析 静息态 功能连接分析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7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016/j.dcmed.2022.03.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穴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自发性脑活动分析
静息态
功能连接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数字中医药(英文)
季刊
2096-479X
43-1540/R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园学士路300号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0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