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认识消化道菌群结构在宿主营养代谢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饵料菌群对其的影响,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幼鱼一个完整摄食周期内的消化道菌群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解析其与饵料菌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拟杆菌属(Bacteroide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弧菌属(Vibrio)和Faecalibacterium等是黄条鰤胃、幽门盲囊和肠道的共有优势定植菌群.结合营养代谢过程中优势菌属变化规律,将乳杆菌属、肠弧菌属(Enterovibrio)、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Escherichia-Shigella、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鞘氨醇单胞菌属、拟杆菌属、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气单胞菌属、弧菌属、普氏菌属(Prevotella)、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和Faecalibacterium作为本研究黄条鰤幼鱼消化道的核心菌群;其中的乳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芽孢乳杆菌属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潜在益生菌;而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中的部分菌株被视为潜在病原菌;研究结果揭示了潜在益生菌与致病菌始终以动态平衡的状态定植于健康幼鱼的消化道内,并参与宿主生理活动,从微生态角度保障宿主健康.通过优势菌群结构演变趋势分析发现,饵料菌群对营养代谢过程消化道菌群相对丰度的影响较大,进一步揭示了饵料微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推荐文章
黄鳍鲷仔、稚、幼鱼消化道形态组织学观察
黄鳍鲷
仔鱼
稚鱼
幼鱼
消化道
形态组织学
消化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消化道菌群
消化系统疾病
斜带石斑鱼稚鱼和早期幼鱼消化道可培养菌群研究
斜带石斑鱼
消化道菌群
稚鱼
早期幼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营养代谢过程中黄条鰤幼鱼消化道菌群的演变趋势
来源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条鰤 消化道 核心菌群 演变趋势 高通量测序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263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9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264/JFSC2021-029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条鰤
消化道
核心菌群
演变趋势
高通量测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产科学
月刊
1005-8737
11-3446/S
大16开
北京市永定路南青塔村150号
18-25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87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