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比较河流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差异, 有助于了解两类藻的区别与联系。然而,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基于2019年秋季和2020年夏季金沙江上段干流17个样点藻类及水体理化指标的调查数据, 分析了不同季节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比较了两类藻的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环境关系的异同。结果发现, 调查河段的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均以硅藻为主, 其中浮游藻类以极小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适中舟形藻(Navicula accomoda)为主要优势种, 着生藻类以极小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橄榄绿色异极藻(Gomphonema olivaceum)为主要优势种。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秋季平均密度分别为: 2.41×105个/L、9.43×103个/cm2, 均明显高于夏季的平均密度(4.84×104个/L、4.84×103个/cm2)。两类藻的群落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但只有着生藻分类单元数存在显著季节差异。影响两个季节浮游藻类群落的环境因子主要均为总氮、氨态氮和海拔; 而影响着生藻类群落的环境因子则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 秋季为海拔和硅酸盐, 夏季为总氮、pH和化学需氧量, 且无论是秋季还是夏季, 着生藻类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更高。此外, 地理距离也对藻类群落空间格局有影响, 当排除地理距离与环境因子的协同作用后, 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群落与环境距离的相关性均只在夏季显著。发现着生藻类表现出更明显的季节变化, 且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更高, 因此建议宜将着生藻类作为河流生态状况调查、研究的主要的指示类群。
推荐文章
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在三峡库区河流健康评价中的适宜性比较研究
着生藻类
浮游藻类
河流健康评价
生物完整性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嘉陵江
乌江
金沙江典型河段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金沙江
浮游藻类
硅藻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太湖浮游细菌与春末浮游藻类群落结构演替的相关分析
PCR-DGGE
浮游细菌
浮游藻类
CCA
太湖
雅砻江(锦屏段)及其主要支流底栖藻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底栖藻类
雅砻江
群落结构
去势对应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沙江上段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河流 藻类 生物多样性 空间格局 季节动态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0-599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1020804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流
藻类
生物多样性
空间格局
季节动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