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石峁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时代早期榆林地区农牧交错带中的超大型中心聚落,产生于聚落林立、社会等级分化明显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中.文章通过鉴定与分析石峁遗址核心区皇城台地点东护墙北段上部、门址及大台基等区域浮选所获样品,结合已公布的外城东门、后阳湾等地点的植物遗存鉴定数据,对石峁遗址夏时代早期样品中出土的植物遗存进行综合研究.通过2012~2019年的浮选工作,共获得了187份夏时代早期样品,出土炭化植物遗存共计17816粒,其中农作物遗存8905粒,包括粟、黍、水稻及大豆;非农作物遗存包括非农作物种子和植物果核等共计61种植物,总数为8911粒,分属于禾本科、藜科、豆科、蔷薇科、菊科、蓼科等.结果 显示,石峁先民夏时代早期的生业模式以农牧业并重为主、采集狩猎为补充.其中,农业结构以粟黍种植为主,还首次发现了少量水稻、大豆等可能为上层先民与周边地区交流获得的稀有食物;畜牧业中,主要利用胡枝子、草木犀、委陵菜属、冷蒿等饲草喂养黄牛、羊等主要家畜;同时,还存在采集果实等行为.石峁先民生业模式的选择是其人群受所处的农牧交错带环境影响产生的结果,"舍不得农业,离不开牧业"即是石峁先民及地区其他同时期人群的真实写照.多样化的生存策略、周边聚落的粮食输入及与其他区域中心的文化交流,保障和巩固了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石峁遗址的核心地位,并推动了地区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推荐文章
太原唐代郭行墓出土植物遗存的鉴定与分析
郭行墓
唐代
植物遗存
丧葬习俗
新疆吐鲁番哈拉和卓晋唐古墓群出土植物遗存研究
吐鲁番地区
哈拉和卓古墓群
晋唐时期
植物遗存
农业生产
从出土图像看史前农业与上古神话的关系
史前农业
上古神话
出土图像
甘肃西山坪遗址5 000年水稻遗存的植物硅酸体记录
水稻遗存
5 000年
甘肃
植物硅酸体
西山坪遗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石峁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看夏时代早期榆林地区先民的生存策略选择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石峁遗址 植物考古 农牧交错带 社会复杂化 生存策略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丝路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18
页数 18页 分类号 K871.3|Q914.2+2|S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2.01.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峁遗址
植物考古
农牧交错带
社会复杂化
生存策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四纪研究
双月刊
1001-7410
11-2708/P
大16开
北京9825信箱
82-42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1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