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不同金属Mo含量的Mo/MOR系列催化剂为研究对象,结合各类表征手段,发现当Mo含量低于2%(质量分数)时,随金属量上升,分子筛的孔道结构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同时Mo物种落位于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点,造成分子筛酸量略微下降,当Mo含量大于2%时,随金属含量上升,分子筛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出现明显下降,Mo物种与Lewis酸(L酸)和Br?nsted酸(B酸)位点相互作用,使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持续流失.在四氢萘加氢裂解反应中,2Mo/MOR具有最优的转化率及加氢裂解反应选择性,这归因于该催化剂表面金属位点和酸性位点间优异的协同作用.
推荐文章
炭负载Co-Mo催化剂的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X射线衍射
程序升温还原
加氢脱硫
二苯并噻吩
活性炭
PEG对Ni-Mo-W非负载型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改进研究
Ni-Mo-W非负载型催化剂
聚乙二醇改性
加氢脱硫活性
梯级孔丝光沸石负载的钒基催化剂上异丁烷脱氢性能
分子筛
梯级孔
催化剂
烷烃
脱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o负载丝光沸石(Mo/MOR)双功能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及其加氢裂解性能
来源期刊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双功能 协同效应 四氢萘 加氢裂解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4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43.3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30/j.issn.1001-7631.2022.02.0107.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功能
协同效应
四氢萘
加氢裂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双月刊
1001-7631
33-1087/TQ
16开
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工系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