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成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因素,探讨患者介入封堵术后即刻肺动脉压力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术后PAH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07例ASD伴不同程度肺动脉压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右心导管检查及封堵治疗.根据术前肺动脉平均压水平不同,将患者分入PAH组(肺动脉平均压≥25 mmHg)和正常组(肺动脉平均压<25 mmHg).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SD并发PAH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即刻肺动脉压力变化及并发PAH的情况.结果 正常组285例,PAH组122例.PAH组患者年龄、肺动脉平均压、肺动脉收缩压、缺损直径、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均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缺损直径、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是ASD并发PAH的影响因素(P<0.05);缺损直径是ASD并发PA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AH组术后即刻恢复正常(肺动脉平均压<25 mmHg)77例(63.1%),轻度PAH(肺动脉平均压25~41 mmHg)30例(24.6%),中度PAH(肺动脉平均压41~55 mmHg)12例(9.8%),重度PAH(肺动脉平均压>55 mmHg)3例(2.5%).随访1~4年(中位随访时间2年),患者均存活.术后3个月,PAH患者24例(19.7%),其中,20例(16.4%)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肺动脉压力和各心腔大小恢复正常,而另外4例(3.3%)PAH持续存在.术后即刻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者和轻度PAH者均无术后持续性PAH存在;术后即刻重度PAH 3例均存在术后持续性PAH;术后即刻中度PAH者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和PAH持续存在均有可能.结论 年龄、缺损直径、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是ASD患者并发PAH的影响因素.关闭ASD后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为重度PAH者术后PAH不可避免地持续存在,若患者术后6个月的肺动脉压力仍然高于正常水平,PAH将持续存在.
推荐文章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
继发孔型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肺动脉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术
肺动脉压力
影响小儿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预后的因素分析——附61例报告
先天性心脏病,小儿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活瓣补片
体外循环
预后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围术期处理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老年
围术期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成年房间隔缺损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影响因素及介入封堵术后即刻肺动脉压力与肺动脉高压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军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封堵 右心导管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5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680/j.1671-3826.2022.04.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封堵
右心导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军医杂志
月刊
1671-3826
21-1365/R
大16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83号沈阳军区总医院院内
8-13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1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03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