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建立地震后极震区烈度快速预测方法,收集了2013年以前多次5级以上地震案例,以震级、震源深度作为输入参数,以极震区烈度作为输出参数,建立了ELM预测模型并分析震级和震源深度的信息熵和权重,该模型与现有广义线型模型预测精度提高约20%,主要结论如下:震级和震源深度与极震区烈度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性关系;震级的信息熵比震源深度的更大,其变异程度更小,包含的信息量更少,对极震区烈度的影响程度比震源深度更小;针对局部地区的专门预测模型和基于多参数的更加精确预测模型尚需努力.
推荐文章
基于合成地震动的震区烈度划分
有限断层法
地震动合成
仪器烈度划分
模糊评定
永胜地震
高烈度地震区隧道减震模型的建立及其减震效果模型试验研究
高烈度地震区
隧道减震模型
减震模型试验
基于WA-ELM的网络流量混沌预测模型
网络流量
极限学习机
小波变换
特征分量
预测模型
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若干问题探讨
汶川地震
极震区
岩体动力破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极震区烈度的ELM预测模型
来源期刊 华南地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震震级 震源深度 极震区烈度 ELM 信息熵 权重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土木工程防震减灾|Civil Engineering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6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1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12/j.hndz.2022.01.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震级
震源深度
极震区烈度
ELM
信息熵
权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地震
季刊
1001-8662
44-1266/P
16开
广州市先烈中路81号大院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1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