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产脲酶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其对碳酸钙的矿化作用被广泛用于工程地质和环境等各项工程领域;本研究旨在从北戴河新河河口海洋沉积物中分离产脲酶细菌,探讨其诱导形成碳酸钙的特征,为地质与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良好的材料.从海洋沉积物样品中共分离出33株细菌,经筛选,其中有10株细菌具有产脲酶活性,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中有3株细菌属于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而其他7株细菌属于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 sp.).对其中两株有代表性的菌株人苍白杆菌(O.anthropic)CP57和赖氨酸芽孢杆菌(L.fusiformis)CP66诱导形成碳酸钙沉淀进行了实验,X射线晶体衍射(XRD)分析表明:CP57菌株诱导形成的沉淀由方解石组成,而CP66菌株诱导形成的沉淀则包含了方解石和球霰石两种晶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显示:CP57形成的沉淀呈不规则形,而CP66形成的沉淀包含了不规则形和球形两种形态;进一步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两种不同形态的碳酸钙沉淀进行了矿物相的分析,结果显示:不规则形碳酸钙沉淀为方解石,球形碳酸钙沉淀为球霰石;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细菌所形成的碳酸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P57形成的沉淀分别在波数1422 cm-1、875 cm-1和711 cm-1处出现明显吸收峰,和方解石的FTIR图谱特征吻合;而CP66除出现以上方解石的吸收峰外,还在1081 cm-1和743 cm-1处出现明显对应球霰石的特征吸收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不同细菌诱导碳酸钙形成不同的形貌和晶相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的防风固沙试验研究
大豆脲酶
防风固沙
表面强度
风蚀率
保水性
脲酶驱动不同晶型碳酸钙微纳米颗粒的制备
脲酶
催化
球霰石
方解石
纳米粒子
碳酸钙颗粒的细菌诱导形成
胶质芽孢杆菌
碳酸钙
生物成矿
诱导成矿
碳酸钙晶须的合成及形成过程
碳酸钙
晶须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海洋产脲酶细菌的筛选及诱导形成碳酸钙矿物的特征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产脲酶细菌 生物矿化 碳酸钙沉淀 方解石 球霰石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20
页数 9页 分类号 P7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1.17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产脲酶细菌
生物矿化
碳酸钙沉淀
方解石
球霰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