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中国浅层-中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深层页岩成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探明不同埋深条件下页岩的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利于推动深层页岩的评优选区工作.[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分析手段,对比性评价了川南地区不同深度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孔隙结构参数特征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随着埋深的增加,总孔隙度呈现下降的趋势;3000 m以浅、3000~3500 m和3500 m以深页岩孔隙度主体分别为4%~8%、3%~7%和3%~6%.不同埋深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与大小分布无显著差异,各深度段页岩均发育大量纳米级有机质孔隙、矿物粒间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结论]高U/Th比和低Ti含量下形成的丰富有机质是深层页岩孔隙发育的关键因素;高硅质矿物含量和高地层压力系数对页岩储层孔隙起到了保护作用,减缓了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但埋深过大仍会导致页岩孔隙减少、孔隙度降低.
推荐文章
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吸附特征及控制因素
页岩气
吸附特征
Langmuir参数
控制因素
四川盆地
早志留世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有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四川盆地南部
早志留世
龙马溪期
页岩
有利储层
储集空间类型
影响因素
脆性矿物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高压甲烷等温吸附特征
四川盆地南部
早志留世
页岩
分形维数
孔隙结构
模型平均误差
高压
吸附态甲烷密度
甲烷吸附模式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四川盆地
焦石坝地区
早志留世
页岩
微观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有机质孔
热演化程度
页岩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埋深变化的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孔隙度 孔隙特征 压力系数 深度 油气勘查工程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Research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2-484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9/gc202202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孔隙度
孔隙特征
压力系数
深度
油气勘查工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