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血管性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MVA)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可无明显异常,而患者可出现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可归属于中医"胸痹"、"络病"范畴.目前临床对其的治疗主要是常规服用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然多效果欠佳,且现阶段几乎没有证据可支持目前对MVA的治疗策略[1].本文基于络病理论,认为"心之络虚,痰瘀阻络"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气虚无力推动心之络脉的气血运行为其发病的根本,络脉的瘀阻不通为其病机关键.并以此确定本病的治疗原则为"补气虚,通络瘀,填络道".
推荐文章
从“络病理论”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中医病机及辨治思路
微血管性心绞痛
络病理论
辨治思路
胸痹
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治的最新进展
微血管性心绞痛
诊断
治疗
综述
微血管性心绞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微血管性心绞痛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微循环
养心氏片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典型病例分析
养心氏片
微血管性心绞痛
代谢当量
睡眠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络病学说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MVA)中医理论机制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胸痹 络病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血管性心绞痛
胸痹
络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