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改善重症脑血管病(SCVD)患者营养状态、胃动力及预后情况的作用,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完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实验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早期TEAS组(40例),对比2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总蛋白(TP)及血糖(GLU)]、胃内日残留总量、ICU入住时间、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2组患者HGB、GLU比较,不存在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均P>0.05),各时间点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TP、ALB及胃内日残留总量存在组间效应(均P<0.05),早期TEAS组营养及胃动力改善更显著(均P<0.05),存在时间效应(均P<0.05),分组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均P<0.05);早期TEAS组ICU入住时间为(16.80±6.69)d,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的(13.05±6.06)d;治疗14 d后早期TEAS组患者的ADL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O.05).结论 早期TEAS治疗可有效改善SCVD患者营养状态、胃动力及预后,可在患者发病早期介入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且经济易行的特点,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12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电图分级比较
脑电监测
重症脑血管病
分级
基于脑血管病患者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的设计
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
脑血管病患者
51单片机
脑导纳图与经颅多普勒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评价
经颅多普勒
脑血管病
脑血流图
脑导纳图
脑血管病患者介入诊疗与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研究
脑血管障碍
心电描记术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改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和胃动力及预后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病 经皮穴位电刺激 胃动力 营养状态 预后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9-67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R245.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4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症脑血管病
经皮穴位电刺激
胃动力
营养状态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11-5710/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26-20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8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97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