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液态排渣技术是解决高碱煤结渣、黏污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典型准东煤-西黑山煤为研究对象,在原煤中负载不同比例的NaCl和Na2CO3,对原煤和负载煤的煤灰进行高温(900~1400℃)燃烧实验来模拟液态排渣过程,研究煤灰中Na和S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钠化合物的负载可以减少煤灰高温燃烧过程中SO2的释放,其中负载0.5%NaCl和3.0%Na2CO3的固硫作用明显;钠化合物的负载提高了煤灰的单位质量损失和煤灰中Na的含量,其中负载Na2CO3的作用强于NaCl;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煤灰的单位质量损失增加,而其中Na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规律.负载3.0%Na2CO3的煤灰在加热过程中Na2SO4和Na6Ca2Al6Si6O24(SO4)2的衍射强度较高,在1300~1400℃时新生成了KNa3(AlSiO4)4;原煤灰在1200℃时出现熔融和团聚,负载3.0%Na2CO3的煤灰在1100℃时就出现了明显的熔融.
推荐文章
影响煤干馏过程中酚类化合物产生的因素
煤干馏
酚类化合物
煤种
干馏温度
高碱煤燃烧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物PM1的生成特性
煤燃烧
碱金属
PM1
前体
质量粒径分布
吸附剂
几种含铁化合物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氯化亚铁
氯化铁
煤燃烧
氧化铁
五彩湾煤中钠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释放规律
高钠煤
萃取
存在形式
燃烧
迁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钠化合物对高碱煤液态排渣过程中Na和S迁移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碱煤 液态排渣 钠化合物 Na S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0
页数 7页 分类号 X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81/j.cnki.hgdxb.2022.01.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碱煤
液态排渣
钠化合物
Na
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2373
13-1208/T
大16开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西平道5340号
191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1785
相关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