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介入封堵与药物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PI-VS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64例PI-VSD患者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6.5±9.9)岁,男36例(56.25%);其中38例行室间隔封堵治疗,3例因位置或破口面积太大不适合封堵,3例封堵后患者因心力衰竭死亡.38例造影结果提示:前降支病变29例(76.3%),右冠状动脉病变9例(23.7%);修复穿孔后残余漏(0.4±0.1)cm,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45.6±4.4)%.药物治疗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低于介入封堵组(30.7%比63.2%,P=0.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ABP使用时间短于介入封堵组[(4.9±8.8)d比(10.5±11.1)d,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介入手术成功率84.2%(32/38),术后生存率91.4%(32/35),药物治疗生存率7.7%(2/26).患者生存率相关因素分析提示:患者生存率与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及是否行介入治疗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PI-VSD介入封堵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创伤较小,介入封堵治疗效果较药物治疗更佳,降低了患者死亡率.
推荐文章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三例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破裂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特点及治疗进展
心肌梗死
室间隔破裂
经皮介入封堵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5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破裂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介入封堵与药物治疗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 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介入封堵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Clinical Investigation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22.02.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
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介入封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