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前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2018年4月20日至11月20日生后24 h内收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或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且出生体重<1 500 g、出生胎龄<35周的46例早产VLBWI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早产VLBWI基本临床资料及粪便样本,粪便样本留取时间节点为生后1周内第1、4、7日龄,之后每周留取1次,留取终点为NEC发生或出院或生后第8周(以先到者为终点),粪便样本通过16 S rDNA高通量核苷酸测序。根据有无NEC发生分为NEC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1∶1的比例匹配。分析2组粪便样本菌群的操作分类单元(OTU)组成、序列数及多样性shannon指数。采用 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NEC组23例,其中男13例(57%),出生胎龄(29.4±1.8)周;对照组23例,其中男11例(48%),出生胎龄(29.9±1.6)周。物种丰度差异分析显示,2组厚壁菌门在7日龄均有一过性下降,对照组随日龄增加有升高趋势,而NEC组无此趋势;2组变形菌门均于7日龄升高,对照组随日龄增加丰度逐渐减低,而NEC组持续增高;NEC组菌群与对照组比较,7日龄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科丰度均低,14日龄粪杆菌属明显高,21日龄梭菌属、链球菌属均低,28日龄厚壁菌门、梭菌纲、产气荚膜梭菌均低,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U=43.00、43.00、45.00、80.00、74.00、76.00、19.00、8.00、36.00、25.00、25.00,均 P<0.05)。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NEC组shannon指数在21、28日龄均低于对照组[2.4(1.4,3.0)比3.1(2.6,4.0),2.4(1.4,2.8)比3.9(3.3,4.2), U=67.00、12.00, P=0.027、0.001]。 结论:早产VLBWI在发展为NEC之前肠道菌群定植模式已改变,差异菌群的出现及菌群多样性的减低为早期识别和预防NEC发生提供可能。
推荐文章
肠道菌群水平与早产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的相关性
肠道菌群
极低出生体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预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综合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综合护理
诊断
减少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干预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产儿
护理干预
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
小肠结肠炎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变化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婴儿,早产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 粪便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新生儿疾病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7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2140-20211104-0092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婴儿,早产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
粪便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儿科杂志
月刊
0578-1310
11-2140/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3
总下载数(次)
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