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误食磁性异物致消化道损伤的临床特点、致病机制及诊治方法,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9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46例消化道磁性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消化道穿孔将患儿分为消化道穿孔组( n=28)和消化道未穿孔组( n=18)。观察患儿性别、年龄、吞食异物时间、异物数量、临床症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方法、胃肠道损伤情况、随访情况等。两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 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校正 χ2检验。 结果:全组46例患儿中,男性33例,女性13例;年龄8个月至11岁,中位年龄3岁;就诊时明确异物吞食史34例,不明确吞食异物者12例。吞食异物数量2~10枚最多见,为25例。常见症状有呕吐18例和腹痛13例。6例最终自行排出异物,5例经胃镜取出异物,35例进行了腹腔探查手术后取出。28例存在消化道穿孔,最常见穿孔位置是回肠,为18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消化道穿孔组与消化道未穿孔组患儿是否存在症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CR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就诊时存在症状( OR=4.715,95% CI:1.074~20.696, P=0.040)、CRP升高( OR=11.605,95% CI:1.132~118.981, P=0.039)是存在消化道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磁性异物数量与消化道穿孔数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r=0.276, P>0.05)。 结论:误食磁性异物可能会引起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明确诊断后应积极进行干预,吞食时间较短者可尝试经胃镜取出,内镜治疗失败者应尽早外科手术。
推荐文章
260例胃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临床分析
儿童
上消化道
异物
护理
儿童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临床研究
儿童
胃镜
无痛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食源性消化道异物致小肠梗阻两例
食源性异物
柿石
枣核
小肠梗阻
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致消化道损伤217例回顾性分析
消化道异物
消化道损伤
食管穿孔
儿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误食磁性异物致消化道损伤的临床经验总结
来源期刊 国际外科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儿童 异物 胃肠道 腹部损伤 肠穿孔 磁性异物 内镜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9,F3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5396-20211104-004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
异物
胃肠道
腹部损伤
肠穿孔
磁性异物
内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外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203
11-539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2-606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43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