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黄土塬区王东沟小流域塬面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样品采集和室内外化验分析,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对次降雨事件的时空响应变化规律,为黄土塬区农业生产格局优化、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结果表明:①在次降雨事件(降雨量47.6 mm)发生前及发生后7天,荒草地、苹果地和玉米地在0~3 m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6.13%±1.23%、16.01%±1.38%、16.53%±1.43%.土壤水分对本次降雨事件响应的最大深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玉米地、苹果地和荒草地,前二者存在响应滞后现象.采用有序聚类分析将土壤水分纵向变化层次划分为土壤水分活跃带、弱活跃带、相对稳定带,荒草地各层次深度范围分别为0~0.2、0.2~0.4和0.4~3 m,苹果地和玉米地均为0~0.2、0.2~0.6和0.6~3 m.②0~3 m土层蓄水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荒草地、玉米地和苹果地;③本次降雨事件下,雨水δ2H、δ18O分别为-81.30‰、-11.12‰;降雨后土壤表层的入渗能力大小依次为苹果地>玉米地>荒草地.0~3 m土层范围内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随深度变化均表现出"多峰"的变化趋势,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雨水入渗均呈现"活塞流"和"优先流"交替进行的过程.
推荐文章
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深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土壤湿度
土地利用
水量平衡
黄土塬区
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消耗与补给变化特征
土壤含水量
土壤干层
消耗和补充深度
土地利用方式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土壤水分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含水量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黄土丘陵
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贮水量
土壤深度
土地利用类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土塬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水分 稳定同位素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农田水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82,18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15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284.2022.03.0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塬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水分
稳定同位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月刊
1007-2284
42-1419/TV
大16开
武汉大学二区
38-49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2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904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