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血压管理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血管再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脑血管病中心连续收治的行血管内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级]的前循环AIS-LVO患者.对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24 h平均收缩压(mSBP)对预后的影响.根据术后24 h mSBP将患者分为低mSBP[100~<120 mmHg(1 mmHg=0.133 kPa)]组、中mSBP(120~140 mmHg)组和高mSBP(>140~160 mmHg)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死亡率及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然后将患者分为低中mSBP(100~140 mmHg)组与高mSBP(>140~160 mmHg)组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238例,其中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161例(67.65%),预后不良77例(32.35%).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术前和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核心梗死体积(脑血流量<30%的脑组织体积)及术后24 h mSBP均低于预后不良组,术前Alberta脑卒中计划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ASPECTS(OR=1.338,95%CI 1.081~1.657,P=0.007)、术后24 h NIHSS评分(OR=0.838,95%CI 0.785~0.894,P<0.001)和术后24 h mSBP(OR=0.966,95%CI 0.937~0.996,P=0.03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mSBP增高,术后3个月死亡率和术后24 h sICH发生率均升高(P=0.001、0.032),而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低中mSBP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于高mSBP组(P=0.04),术后24 h sICH发生率低于高mSBP组(P=0.01),术后3个月死亡率与高mSB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 术后24 h mSBP是前循环AIS-LVO血管再通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将此类患者术后24 h mSBP控制在≤140 mmHg,如果出血转化的风险大则可控制在≤120 mmHg.
推荐文章
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大血管闭塞
危险因素
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脑水肿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动脉溶栓
血管再通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水肿
预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RT时间
品管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到院至血管再通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压管理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期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管理 前循环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脑出血 再灌注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脑卒中患者管理及急救护士培训|Monographic report: Management of stroke patients and training of emergency nurs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9
页数 7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781/j.0258-879x.2022.01.009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管理
前循环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脑出血
再灌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月刊
0258-879X
31-1001/R
大16开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4-37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782
总下载数(次)
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