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调查社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分析影响抗凝治疗的主要因素,为规范社区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9—12月,选取北京市西城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6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合并基础疾病、CHA 2DS 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和口服抗凝治疗情况等。统计分析不同卒中风险分层的抗凝治疗现状以及影响卒中高危患者抗凝治疗的因素。 结果:161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具有抗凝指征,总体抗凝治疗率为53.4%(86/161),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的使用率分别为64.0%(55/86)、26.7%(23/86)和9.3%(8/86)。卒中高危心房颤动患者占85.4%(140/164),从未接受抗凝治疗者占30.0%(42/140),抗血小板治疗率为29.3%(41/140),未使用任何抗栓药物者占17.1%(24/140)。单因素分析显示,卒中高危心房颤动患者是否接受抗凝治疗在性别、年龄、首诊症状及合并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进一步定性访谈显示患者未启动或坚持抗凝治疗的原因包括自行转复或消融后恢复窦性心律(15例)、出现抗凝药物不良反应(7例)、自行停药(10例)、担心出血(3例)等。 结论:社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卒中高危人群占比高,而整体抗凝治疗率仍较低,医护人员需要积极启动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并加强患者抗凝治疗的连续性管理和依从性管理。
推荐文章
中国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分析
心房颤动
老年人
抗凝药
综述
社区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分析
心房颤动
华法林
抗凝药
80岁以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方案的调查研究
心房颤动
非瓣膜性房颤
老年人,80岁以上
抗凝药
华法林
达比加群酯
利伐沙班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直径影响因素分析
心房颤动
左房直径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社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问卷调查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2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4798-20210805-0059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问卷调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月刊
1671-7368
11-4798/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82-63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34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