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斜切面非金属微创通道下经常规Smith-Robinson前外侧入路进行寰枢关节松解联合后路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44.6±9.0)岁(范围38~61岁)。采用斜切面非金属微创通道下经常规Smith-Robinson前外侧入路进行寰枢关节松解联合后路固定手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寰齿前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及复位指数、寰椎平面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时间(80.0±23.1)月(范围34~96个月),前路松解时间(105±23)min(范围75~135 min),总手术时间(234±42)min(范围212~276 min),前路手术出血量为(80±16)ml(范围60~100 ml),总术中出血量(123±34)ml(范围86~150 ml)。术前JOA评分为(6.6±0.9)分,术后1个月为(11.2±0.4)分,末次随访时为(14.8±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7.28, P<0.001),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79.1%±7.64%。术前ASIA分级为C级3例,D级2例;至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为D级2例,E级3例。术前ADI为(9.56±1.07)mm,术后6个月为(1.46±0.39)mm,末次随访时(1.48±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6.54, P<0.001)。末次随访时复位指数为84.6%±1.4%。术前SAC为(10.3±1.83)mm,术后6个月为(20.12±1.19)mm,末次随访时为(20.06±1.2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44.47, P<0.001)。术后6个月有3例患者植骨已融合,术后12个月5例患者均获良好的植骨融合。1例患者术后14个月时因外伤导致钛棒断裂,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于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应用斜切面非金属微创通道下经常规Smith-Robinson前外侧入路进行寰枢关节松解联合后路固定手术,可取得良好的复位及神经功能改善,手术安全、有效,术后疗效满意。
推荐文章
前路松解与后路钉棒置入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1年随访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
前路松解
经口咽入路
寰枢关节脱位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
后路椎弓根钉板系统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半脱位
寰枢关节
脱位
钉板椎弓根螺钉系统
复位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前路斜切面微创通道下寰枢关节松解联合后路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寰枢关节 脱位 外科手术,微创性 脊柱融合术
年,卷(期) 2022,(7) 所属期刊栏目 脊柱外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3-470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21113-20211218-007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寰枢关节
脱位
外科手术,微创性
脊柱融合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