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LIT)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价值。方法:收集苏州市立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取患者一般情况、合并疾病、利奈唑胺应用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利奈唑胺稳态血药谷浓度(利奈唑胺谷浓度)等数据,根据LIT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LIT组和无LIT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AP患者发生LIT的危险因素,计算比值比( OR)及其95%置信区间( C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LIT发生的预测价值。 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74例,男性55例,女性19例;年龄82(73,88)岁;发生LIT者25例(33.8%)。LIT组患者年龄、利奈唑胺谷浓度高于无LIT组[88(81,92)岁比79(70,86)岁, P=0.001;(19.6±10.3)mg/L比(9.8±6.4)mg/L, P<0.001],基础血小板计数(PLT)、基础肌酐清除率(Ccr)低于无LIT组[181(162,212)×10 9/L比229(169,289)×10 9/L, P=0.025;31(19,44)ml/(min·1.73 m 2)比46(27,65)ml/(min·1.73 m 2), P=0.01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Ccr低( OR=0.974,95 %CI:0.951~0.998, P=0.035)、利奈唑胺谷浓度高( OR=1.156,95 %CI:1.059~1.261, P=0.001)是HAP患者发生LIT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AP患者发生LIT的年龄、利奈唑胺谷浓度、基础PLT及基础Ccr折点分别为87岁(敏感度56.0%,特异度83.7%)、15.4 mg/L(敏感度64.0%,特异度87.8%)、189×10 9/L(敏感度67.3%,特异度68.0%)和45 ml/(min·1.73 m 2)(敏感度53.1%,特异度80.0%)。以上述折点为警戒值将患者各分为2组比较其LIT发生率,结果显示年龄、利奈唑胺谷浓度超过警戒值组和基础PLT、基础Ccr、低于和等于警戒值组LIT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相比较的另一组(均 P<0.01)。 结论:基础Ccr、利奈唑胺谷浓度、年龄和基础PLT是HAP患者发生LIT的危险因素,其警戒值分别为45 ml/(min·1.73 m 2)、15.4 mg/L、87岁和189×10 9/L,对LIT的发生有较好预测价值。
推荐文章
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
血小板减少
风险因素
剂量调节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危险因素分析
利奈唑胺
血小板减少
危险因素
利奈唑胺治疗血小板减少合并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
利奈唑胺
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
血小板减少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利奈唑胺
血小板减少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价值分析
来源期刊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抗菌药 肺炎 危险性评估 药物监测 利奈唑胺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19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4015-20211125-0119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小板减少
抗菌药
肺炎
危险性评估
药物监测
利奈唑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月刊
1008-5734
11-4015/R
大16开
北京市长椿街45号
2-420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