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剂不同注射时间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行新辅助放化疗(nCRT)联合手术切除淋巴结检出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20例行nCRT+手术切除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患者行nCRT前24 h,经内镜注射纳米炭示踪剂设为试验组;患者行手术切除前24 h,经内镜注射纳米炭示踪剂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统一nCRT方案,联合行胃癌D 2根治术。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2)手术和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结果:(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120例,男85例,女35例;年龄为(60±9)岁。120例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手术和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行胃癌D 2根治术,均为R 0切除。试验组患者淋巴结获检数目,淋巴结染色数目,染色淋巴结转移数目,微小淋巴结数目,下纵隔区淋巴结数目,下纵隔区淋巴结染色数目,术后病理学N分期(N0期、N1期、N2期、N3a期)分别为(40.6±13.9)枚,(20.1±7.7)枚,1.0(0,3.0)枚,(8.1±2.8)枚,(3.7±1.3)枚,2.0(1.0,2.0)枚,18、13、23、6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0.4±8.3)枚,(12.7±3.5)枚,0(0,1.0)枚,(6.2±2.0)枚,(2.4±1.2)枚,1.0(0,1.0)枚,23、21、15、1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01、6.85, Z=-3.78, t=-4.04、-5.57、 Z=-5.48、-2.12, P<0.05)。(3)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分别为5例和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7, P>0.05)。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结论:与行手术切除前24 h注射纳米炭示踪剂比较,行nCRT前24 h注射纳米炭示踪剂可提高AEG患者行nCRT联合手术切除淋巴结获检效果。
推荐文章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下胸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下胸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手术入路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诊治进展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治疗
手术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影响分析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染色淋巴结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选择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旁腺
淋巴示踪剂
亚甲蓝
纳米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炭示踪剂不同注射时间影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切除淋巴结检出效果的前瞻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胃肿瘤 食管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 腺癌 新辅助放化疗 根治术 纳米炭示踪剂 淋巴结检出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390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5610-20220208-0007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肿瘤
食管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
腺癌
新辅助放化疗
根治术
纳米炭示踪剂
淋巴结检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月刊
1673-9752
11-561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11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57
总下载数(次)
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