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帕金森病伴抑郁小鼠抑郁行为的影响及对黑质纹状体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状转录因子O亚族3a(FoxO3a)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调节作用,探讨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择C57成年雄性小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帕金森病伴抑郁模型组、多巴丝肼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诱导产生帕金森病伴抑郁小鼠模型.多巴丝肼治疗组给予多巴丝肼6.25 mg/kg,1次/d,灌胃7 d;联合治疗组给予多巴丝肼6.25 mg/kg和丁苯酞120 mg/kg,1次/d,灌胃7 d.通过强迫游泳测试、悬尾测试和糖水偏好实验对小鼠的抑郁行为进行评价.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黑质纹状体区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因子p-PI3K、p-Akt、p-FoxO3a水平.结果 帕金森病伴抑郁模型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悬尾静止时间长于正常对照组,糖水偏好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巴丝肼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悬尾静止时间短于帕金森病伴抑郁模型组,糖水偏好指数高于帕金森病伴抑郁模型组,以联合治疗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帕金森病伴抑郁模型组p-PI3K、p-Akt、p-FoxO3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巴丝肼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p-PI3K、p-Akt、p-FoxO3a表达水平高于帕金森病伴抑郁模型组[(0.54±0.02)、(0.60±0.03)比(0.44±0.01),(0.57±0.01)、(0.66±0.02)比(0.44±0.04),(0.61±0.03)、(0.70±0.03)比(0.45±0.02)],以联合治疗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丁苯酞可通过激活黑质纹状体区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改善帕金森病伴抑郁小鼠的抑郁症状.
推荐文章
自噬对帕金森病小鼠的影响及TFEB的相关调控作用
帕金森病
自噬
核转录因子EB
α-突触核蛋白
抗帕颗粒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TH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抗帕颗粒
美多巴
黑质
纹状体
TH阳性神经元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帕金森病及相关并发症有效性的Meta分析
帕金森病
丁苯酞软胶囊
C反应蛋白
神经生长因子-3
帕金森病蛋白7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丁苯酞对帕金森病伴抑郁小鼠抑郁行为的影响及对黑质纹状体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丁苯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叉头状转录因子O亚族3a信号通路(PI3K/Akt/FoxO3a信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673-4777.2022.01.0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帕金森病
抑郁
丁苯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叉头状转录因子O亚族3a信号通路(PI3K/Akt/FoxO3a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