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临床处理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及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2013年1月 ~2018年1月5年内因HSIL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处理措施.后续临床处理分为3组,即再次锥切组(术后3个月再次施术)、子宫全切组(术后1周内施术)和随访组.每4~6个月行定期检查,包括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及宫颈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查,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宫颈活检或加做宫颈管搔刮.结果 5年内笔者医院因HSIL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患者共1764例,其中切缘阳性286例,占16.2%.其中切缘为HSIL的241例(84.3%),切缘为浸润癌的45例(15.7%).切缘阳性及Ⅲ型转化区是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286例切缘阳性的患者随访最短30个月,最长90个月,子宫全切组与再次锥切组、随访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再次手术后病灶残留率低,再次手术的患者短期、长期复发结局无明显差别.因此,对于HSIL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患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手术时应根据病理类型、年龄、有无生育要求等因素谨慎决策.
推荐文章
宫颈癌前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82例临床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切缘阳性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再处理
宫颈冷刀锥切术
切缘阳性
再处理
HSIL锥切术后切缘病理累及者病变持续存在相关因素分析——附200例临床资料分析
子宫颈锥切
病变持续存在
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
病理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再行子宫全切术临床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
子宫全切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SIL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临床处理及转归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 切缘阳性 复发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2.01.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冷刀锥切
切缘阳性
复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