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昼夜节律紊乱对机体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的影响,为预防和干预昼夜节律紊乱引发机体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昼夜节律紊乱组(下文简称紊乱组),对照组大鼠用正常光周期暴露(12 h光照/12 h黑暗周期),紊乱组大鼠用轮回颠倒的光照周期暴露(12 h光照/12 h黑暗周期,每3 d颠倒一次,共计5个轮回).采用16SrRNA测序技术测定分析大鼠结肠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变化,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结肠组织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结肠Occludin、Claudin1、Claudin3和ZO-1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紊乱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和构成发生改变.门水平上,紊乱组大鼠肠道拟杆菌门(t=2.672,P=0.028)的丰度增加,而厚壁菌门(t=2.732,P=0.024)和放线菌门(t=2.717,P=0.026)的丰度减少.属水平上,紊乱组大鼠肠道毛螺菌(t=4.468,P=0.002)、瘤胃球菌(t=4.096,P=0.007)、梭状杆菌(t=2.619,P=0.038)和嗜木聚糖真杆菌(t=2.500,P=0.041)丰度减少.结肠粘膜下层轻度水肿但粘膜上皮没有发生明显损伤.大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t=7.283,P<0.001)、Claudin1(t=13.660,P<0.001)、Claudin3(t=10.596,P<O.OO1)和 ZO-1(t=6.919,P<0.001)表达均降低.结论 长期昼夜节律紊乱导致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长期昼夜节律紊乱还可通过破坏肠道紧密连接而损害肠道上皮屏障的完整性,进而增加肠道通透性.
推荐文章
护士职业人群昼夜节律紊乱不良结局的研究进展
护士
昼夜节律紊乱
不良结局
干预措施
夜班
轮班
心理健康
综述
大鼠血糖的昼夜节律及格列吡嗪对糖尿病大鼠的时间治疗学
时间生物学
糖尿病
时间治疗学
大鼠
格列吡嗪
蒙古黄芪皂苷对铅暴露致发育期大鼠神经炎症与 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
铅中毒
神经系统
儿童
胃肠道微生物组
黄芪皂苷
蒙古黄芪
炎性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昼夜节律紊乱对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道屏障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现代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昼夜节律紊乱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
年,卷(期) 2022,(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技术及其应用|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5-150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1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昼夜节律紊乱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预防医学
半月刊
1003-8507
51-1365/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183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56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1615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