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仙连解毒方治疗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仙连解毒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仙连解毒方组小鼠采用高脂饮食与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模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3个循环的DSS饮水结束后,仙连解毒方组开始给予仙连解毒方12.9 g/kg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6天后停1天,连续给药16周.末次给药结束4h后,取各组小鼠结直肠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结直肠的组织病理形态.取距肛门6 cm的远端结肠段2 cm,解离组织样本,分离单细胞悬液,提取RNA行qPCR扩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采用CellRanger-v5.0.0进行数据质控,Seurat-v3.1.1软件包进行降维聚类分析、细胞类型鉴定,对差异基因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小鼠结肠腺体排列规则,细胞核位于基底部,呈扁平或立方状;模型组上皮细胞极性消失,呈巢状、筛孔状,中央见坏死,细胞核浆比增大,核染色深,核仁明显,核分裂现象显著;仙连解毒方组上述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共捕获3组小鼠肠道细胞45 480个,降维聚类将所有细胞归为20个细胞群,鉴定各细胞群标记基因,分析得出小鼠肠道细胞主要包括9种细胞类型:肠上皮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天然淋巴细胞、干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仙连解毒方组较模型组小鼠肠道组织中肠上皮细胞占比上升,B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占比下降.GO与KEGG富集分析显示,仙连解毒方对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的作用主要富集在免疫系统进程、抗原处理和呈递、适应性免疫反应、转运ATP合酶活性旋转机制等方面,信号通路主要涉及免疫系统信号、癌症相关通路、细胞增殖与死亡信号、能量代谢信号等.结论 仙连解毒方调控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模型小鼠肠道组织中免疫细胞比例,抑制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可能是其治疗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的作用机制.
推荐文章
温滋解毒法辨治结直肠癌医案举隅※
结直肠癌
温滋解毒法
直肠癌肺转移
癌毒理论
周红光
TRAP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结直肠肿瘤
细胞系,肿瘤
RNA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
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BALB/c鼠
BALB/c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动物模型
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结直肠肿瘤
预后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仙连解毒方对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模型小鼠肠道细胞类型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湿热瘀毒证 仙连解毒方 肠道细胞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年,卷(期) 2022,(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1-467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8/j.11-2166/r.2022.05.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直肠癌
湿热瘀毒证
仙连解毒方
肠道细胞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5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