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103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内瘘狭窄处内径和血流量、肱动脉血流量、静脉压和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变化,术后3、6个月的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93例(90.3%)患者B超下PTA术成功.术后患者的内瘘狭窄出内径、透析泵控血流和肱动脉血流量分别为(3.65±0.47)mm、(249.5±25.4)mL/min、(986.9±191.7)mL/min,均较术前[(1.59±0.39)mm、(105.5±21.6)mL/min、(335.6±174.3)mL/min]显著增加,而术后患者的静脉压和PSV为(98.9±14.8)mmHg、(272.8±130.7)cm/s,均较术前[(179.9±15.1)mmHg、(415.6±152.4)cm/s]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B超引导下PTA术后3、6个月的内瘘通畅率分别为94.2%(97/103)和85.4%(88/10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85%(5/103).结论 B超引导下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应用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临床效果
高位动静脉内瘘术临床应用
高位动静脉内瘘
血管吻合
动静脉内瘘
慢性肾功能衰竭
超声引导和DSA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对比分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B超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 狭窄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695.2022.02.0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超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
狭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半月刊
1671-4695
11-474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通讯地址:北京市100176-25信箱)
80-494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74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90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