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城镇化的发展使得民俗文化的保护受到冲击,必须打破传统媒介的限制,正确看待数字媒介对于人类进一步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灵活运用第二自然凸显沉浸媒介的开放性、叙实性,加强民众对民俗文化的体验,确保其感受的真实性,以此使其从心理上认可民俗文化,并热爱、依赖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活态保护.但沉浸媒介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发挥其价值作用的同时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策略手段规避风险.以文章首先就沉浸媒介与民俗文化的新"活态"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沉浸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叙事机制上的差异及利用沉浸媒介传播民俗文化的价值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俗文化沉浸式"活态"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推荐文章
新媒介下辽东民俗文化传播与推广策略
新媒介
辽东民俗
传播与推广
策略
论民俗文化的选择
民俗文化
选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沉浸媒介与民俗文化的新"活态"保护
来源期刊 中国民族博览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沉浸媒介 民俗文化 新活态 保护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产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4
页数 3页 分类号 G1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198.2022.02.02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浸媒介
民俗文化
新活态
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10-1220/G0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街6号院4号楼1-110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44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35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