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究酸化预处理对煤的可抽提物组成及大分子结构的影响,采用HCl、HF对山西古交焦煤进行酸化脱矿物处理,并选取不同浓度的四氢呋喃(T H F)对原煤(RC)及酸化煤(DC)进行溶剂抽提实验,借助色谱-质谱(GC-M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了原煤、酸化煤的抽提物组成及抽余物的主要官能团和结构参数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溶剂浓度的增加,原煤和酸化煤的抽提率都有增大的趋势,酸化后,煤中矿物质显著减少,溶剂可渗性增大,抽提率明显增大,但酸化预处理对高浓度T HF抽提率的增加效应不明显,原因在于高浓度T HF溶剂已经能较大限度地抽提出焦煤中的可溶离组分,酸化预处理对可溶离组分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所以随着溶剂浓度的增高,原煤及酸化煤的抽提率差异呈现减小的趋势;酸化预处理后,煤样的富氢程度参数(I1)值明显减小,比原煤小了0.61,随着THF浓度的增高,原煤的I1值先减小后增大,而酸化煤的I1值先增大再减小,二者呈现完全相反的趋势;芳构化程度参数(I2)和富氧程度参数(I3)明显增大,其中I2值是原煤的2倍,I3值为11.82,几乎是原煤的3倍,且原煤经不同浓度T H F抽提后,含氧指数I3值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酸化煤表现出减小的特征;脂肪结构参数(I4)明显减小,仅为原煤的8%,其抽余物的I4值均远远低于原煤抽余物;酸化煤抽提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极大减少,降低幅度范围为83.14% ~89.64%,脂肪烃相对含量显著增大,是原煤抽提物中脂肪烃含量的5~26倍,主要包括二十烷、二十二烷、二十三烷等直链烃,其中C19—C23占抽提物总成分的79.17%;芳香类物质未见于抽提物中,原煤中也仅见于100%T H F抽提物中,相对含量变化不大.研究认为,酸化预处理对煤中的脂肪结构和含氧化合物影响较大,对芳香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
推荐文章
褐煤中可溶有机质的分离和检测研究进展
褐煤
高附加值利用
烃类
含杂原子化合物
可溶有机质介导硝基芳香化合物降解研究进展
可溶有机质
氧化还原介质
电子穿梭
硝基芳香化合物
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研究进展
土壤
可溶性有机物
研究进展
可溶有机质对煤的润湿性影响分析
煤尘治理
煤的润湿性
溶剂萃取
可溶有机质
孔隙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化预处理对焦煤可溶有机质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酸化预处理 煤结构 FTIR GC-MS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6-903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53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22)03-0896-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化预处理
煤结构
FTIR
GC-M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