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背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4万亿元左右,研发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高校研发支出比重由2015年的7%增长至2020年的15.8%,高校研发支撑作用增强.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以江苏、广东的专利数据为例,江苏高校近五年专利申请数量占比7%~9%,授权占比7%~9%左右,广东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占比3%~4%,授权占比2%~3%,两省的高校专利绝对量虽每年都略有增长,可相对其他类型申请人,江苏高校的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相对增长幅度较平缓,在8%~9%区间徘徊;相比广东的占比在2%~3%区间,作为教育大省的江苏高校其集中更多的科创能力和科研力量,与企业申请专利的目的不同,高校专利一般都是作为项目学术要求去申请专利作为成果展示,其不涉及能否产业作为前提,不涉及战略专利,另外,高校不具备产业化的能力,校企能够运用的毕竟少数.高校"沉睡的专利"依旧在沉睡,部分学校提出专利转让可奖励政策或将专利转让或许可纳入考核标准,虽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转让而转让现象出现.以江苏的专利数据为例,从上面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江苏高校申请量和授权占比量都是在7%~9%之间,专利存量占比达20%左右,虽然大专院校不是江苏省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的最大户,但是从发明拥有量的占比可以看出,江苏省大专院校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具有较大占比,说明江苏高校创新能力较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