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在财力、物力以及技术、设备等水利工程的“硬件”和“软件”极为缺乏的情况下开启了治淮工程,在淮河流域初步建成较为完整的防洪、排涝和灌溉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蓄泄兼筹”的工程理念、“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程组织模式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工程价值观等“斡件”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硬件”和“软件”要素的不足。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回顾本时期治淮工程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对其中的“斡件”要素加以贯穿审视,厘清其在工程实践中的积极意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新时代工程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意义。
推荐文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混合模式"探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
教育
'混合模式'
嫁接
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人文关怀问题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
高校
人文关怀
分析
淮河中下游洪涝综合治理的思考与初探
洪涝灾害
综合治理
战略思考
淮河
新中国初期丝绸贸易对象的转变与产品风格
新中国初期
丝绸
贸易对象
产品风格
外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中国初期(1950—1957)淮河治理工程中的“斡件”要素考察
来源期刊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学科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治淮工程 工程“斡件”
年,卷(期) 2023,(5)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1-478
页数 7页 分类号 N0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224.2021.0047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建国初期
治淮工程
工程“斡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双月刊
1674-4969
11-5780/TB
大16开
200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