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油脂       
摘要:
生物絮凝法收获微藻细胞具有毒性小、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为揭示产卟啉杆菌(Porphyrobacter)对棕鞭藻絮凝收获的影响机制,比较在BG11培养基、含5 g/L葡萄糖的BG11(glu+BG11)培养基中纯藻体系以及其与Porphyrobacter共培养体系中的棕鞭藻絮凝效率,并对不同体系中的胞外有机物(AOM)产量与组成及藻际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BG11、glu+BG11纯藻培养体系中微藻絮凝效率分别为62.40%和19.02%,而当棕鞭藻与Porphyrobacter在glu+BG11体系中共培养时絮凝效率则高达93.42%,且此时AOM产量及AOM中多糖产量显著降低;对于glu+BG11体系,AOM中的阿拉伯糖、鼠李糖产量均在藻菌共培养时较高,且AOM所含的单糖种类与BG11体系相同;Porphyrobacter可使AOM中的蛋白质酰胺基团发生峰偏移,引起色氨酸、酪氨酸等蛋白质类物质的改变;相比纯藻培养体系,Porphyrobacter能适应棕鞭藻glu+BG11培养体系并成为优势菌属,同时存在芽孢杆菌属(Bacillu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等细菌。产卟啉杆菌可显著降低棕鞭藻AOM产量并影响其组成,促进棕鞭藻絮凝。
推荐文章
IAA对球等鞭金藻和棕鞭藻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
球等鞭金藻
棕鞭藻
3-吲哚乙酸(IAA)
生长
叶绿素荧光参数
总脂含量
脂肪酸
棕鞭藻及其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棕鞭藻(Ochromonas sp.)
微囊藻
培养滤液
化感作用
生理特性
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球形棕囊藻溶藻作用的环境因子研究
球形棕囊藻
溶藻细菌
盐度
光照
藻细胞数
磷限制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及TEP形成的影响
球形棕囊藻
赤潮
生长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
磷限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卟啉杆菌对棕鞭藻絮凝收获的影响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油脂 学科
关键词 产卟啉杆菌 棕鞭藻 AOM 絮凝
年,卷(期) 2023,(1)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6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902/j.cnki.zgyz.1003-7969.21077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产卟啉杆菌
棕鞭藻
AOM
絮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油脂
月刊
1003-7969
61-1099/TS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07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