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材料工程       
摘要:
锂离子电容器作为新一代电化学储能系统,结合高能量和高功率密度的优势,满足多功能电子设备和电网侧储能的迫切需求。然而,电池型负极和电容型正极之间的动力学不匹配严重制约了其电化学性能。为解决这一瓶颈,制备一种高性能双碳锂离子电容器,该器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盐(EDTA-Na-Fe)衍生而成的碳材料同时作为正、负极。通过简单的煅烧,EDTA-Na-Fe可直接转化为氮掺杂碳骨架(NCF),该碳骨架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使用NCF同时作为锂离子电容器的正、负极,能够在0.5~4.0 V的电压区间工作,并且由于使用同样的正负极材料,简化器件的构筑流程;在225 W·kg-1的功率密度下,所构筑器件的能量密度能达到193.4 Wh·kg-1。这种合理的动力学匹配策略为进一步发展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容器碳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容器
正极材料
活性炭
复合材料
活化
电化学性能
有机介质体系锂离子电容器
锂离子电容器
电极材料
预嵌锂
体系匹配
锂离子电容器正极材料的 研究进展
碳材料
嵌锂型材料
锂离子电容器
研究进展
微膨胀石墨正极锂离子电容器性能研究
微膨胀石墨
硬碳
预嵌锂
锂离子电容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动力学匹配原则构筑高性能 锂离子电容器
来源期刊 材料工程 学科
关键词 锂离子电容器 动力学匹配 氮掺杂碳骨架 高能量密度
年,卷(期) 202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7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容器
动力学匹配
氮掺杂碳骨架
高能量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工程
月刊
1001-4381
11-1800/TB
大16开
北京81信箱-44分箱
1956-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58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70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