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与烟草青枯病发生、烟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细菌群落之间的关系,筛选出关键微生物及土壤因子,为烟草青枯病防治和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往年烟草青枯病严重发生地块为试验地,设计5个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及常规对照(CK)处理,调查不同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处理的烟草青枯病发生情况;收集不同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处理烟株的根际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性质;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下烟草青枯病发生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与CK处理相比,硝态氮与铵态氮以1∶1配合施用时有效降低了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同时提高了烟叶的SPAD值,而当硝态氮与铵态氮以7∶3配合施用时,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增加。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土壤细菌群落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较占优势的土壤细菌门;在属分类水平上,芽孢杆菌属(Bacillus)是最优势的土壤细菌属,其次是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Candidatus_Udaeobacter、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冗余分析和Pearson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SOM)、速效钾(AK)和硝态氮(NO-N)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发生变化的主要理化因子。【结论】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可影响烟草青枯病的发生以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硝态氮与铵态氮以1∶1配比为最优处理,可有效降低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土壤中芽孢杆菌属和黄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适当增加硝态氮比例有利于土壤健康微生态的构建。
推荐文章
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及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青枯雷尔氏菌
生物有机肥
芽孢杆菌
土壤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烟草青枯病不同发病阶段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分析
烟草青枯病
根际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客土改良对植烟土壤营养及烟草青枯病的影响
客土改良
沙泥田土
紫色土
土壤养分
烟草青枯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硝态氮 铵态氮 烟草青枯病 土壤 细菌群落
年,卷(期) 2024,(8)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烟草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硝态氮
铵态氮
烟草青枯病
土壤
细菌群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